幻灯二

歼20战斗机是无人机吗(歼20能带上四架无人机,那攻击11能作为忠诚僚机吗?)

在中央电视台的一段视频里,一名歼-20飞行员提到可以带领4架无人机出战,立刻引起人们的遐想:这不会就是中国的忠诚僚机吧?接下来当然就是对号入座:攻击-11成为自然的首选。

珠海航展上,攻击-11的模型和歼-20的模型紧挨着

央视里在提一句“如果一个人带四个无人机出去”

自然引出忠诚僚机的联想,这是美国版的

僚机是相对于长机而言的,也是相对于空战而言的,对地攻击很少用长机-僚机的队形。僚机也是必定要忠诚的,忠诚不绝对,就是绝对不忠诚。但忠诚僚机的概念扩大到对地攻击,甚至空中监视,也特指无人机。

歼-20是隐身战斗机,新推出的双座型天然具有更强大的指挥和协调友机作战的能力,当然包括指挥和协调无人机作战。攻击-11采用隐身无尾飞翼构型的无人作战飞机,在设计时就考虑了通过数据链遥控的问题,似乎是忠诚僚机的天然候选。 但魔鬼永远在细节之中

忠诚僚机是要与有人长机密切配合作战的。
如果不能如影随形,至少要在速度和机动性方面大体跟上。歼-20的确切性能都是保密的,但一般推测:歼-20能达到M2的速度,大概率有超巡能力。用涡扇10的过渡型可能只能勉强超巡,用涡扇15的目标型就可以达到M1.5级的超巡了。歼-20的机动性也非常强大,据说超过歼-10,而歼-10是典型的高机动战斗机。有说法歼-20不装航炮太可惜,因为隐身可以悄悄接近目标,卓越的机动性则确保一旦接近了,目标根本摆脱不掉。不过歼-20没有航炮,这是设计要求决定的。

歼-20推出双座型

攻击-11也是高度隐身的,看起来是绝配

两者的速度和机动性没有龟兔那么极端,但差距还是很大的

攻击-11的确切性能也是保密的,一般推测能达到M0.9级,但所有气动细节都说明不可能超音速,尤其是进气口和尾喷口设计。无尾飞翼的俯仰控制力矩短,也不适合做大迎角机动,一旦进入失速或者尾旋也难以改出。有视频显示中国正在测试用不对称偏转翼尖控制尾旋的新技术,但在攻击-11上还看不到这一技术的使用。

速度和机动性的很大差异决定了攻击-11很难作为歼-20的忠诚僚机配合出击

,也很难作为通常概念里的僚机使用。

对于无人机,存在太多的误解,好像无人机天然就应该:

1、 成本低

2、 重量轻

3、 机动性好

4、 留空时间长

现代战斗机的起飞重量动辄20吨以上,重载起飞轻易就超过30吨,包括F-35A这样的“轻型战斗机”。飞行员连带飞行装具的重量一般不会超过100公斤,弹射座椅一般不超过100公斤。给定同样的战术要求,即使加上座舱结构、座舱盖、生命保障系统、显示系统等,有人机和无人机的重量差别也不超过10%,发动机、机体差不了多少,态势感知和任务要求则决定了传感器和火控系统也差不了多少,换句话说,成本也差不了多少。加上无人机的专用设备,实际上成本可能差不多了。

F-35A这样的“轻型战斗机”的满载起飞重量已经超过30吨了,其中飞行员与相关系统的重量真心不大

无人机只有重量、速度、机动性、系统复杂性都大大缩水,才能“低成本”

XQ-58号称单价只有250万美元,但那是只能当靶机用的“裸版”,带全规格任务系统的目标版的“钓鱼”价是2500万美元,实际价估计要更高

更加先进的X-47B则单价高达4亿美元,扣掉一半研发投入也要2亿,再规模经济也不可能“低成本”

无人机的重量和成本是压得下来的,代价是速度、机动性、态势感知、任务系统的要求全面降低。“捕食者”这样的“低成本”无人机的速度只有M0.5级,机动性还不及波音客机,只有光电传感器,没有雷达。也就是说,根本不可能成为忠诚僚机。X47B的飞行性能与攻击-11是同级的,但成本就要高多了,2架就高达8.13亿美元。这包括研发开支。比照F-22,研发开支占全计划大约一半,也就是说,假定达到200架左右的批量,X-47B的单价将达2亿美元, 根本与“低成本”无关

。即使批量大大扩大,单价降低3/4,也达到5000万美元。但这是载弹量只有2000公斤的“小飞机”。美国空军的XQ-58“女武士”号称单价只有250万美元,但这是最低性能的裸机,在本质上只是可重复使用的靶机。这本来就是XQ-58的基础。这样的“低成本”是没有意义的。顶配版报价的“上限”已经达到2500万,但考虑到美国的钓鱼历史,这个上限几乎不可能守住,而这是比X-47B简单粗暴得多的无人机。

机动性不是少了个飞行员就能自动提高的,需要推重比、机体结构强度都跟上去。说到底,就是成本要跟上去。留空时间也一样,需要载油量和起飞重量都上去才行。大飞机就是大价钱,这是不以有人无人而转移的。降低可靠性要求也可以降低一点重量和成本,但也没差多少。在这个数量级的成本下,
无人机已经不是“可消耗”的,可靠性要求不能太低。简单地说,只有歼-20才能跟得上歼-20,无人化并不能降低多少重量和成本,简单、轻巧、如影随形、可消耗的忠诚僚机是不可能的神话。

但这不等于说无人机与歼-20不能配合作战,关键在于如何配合、达到什么作战目的。

无人机可以作为歼-20的耳目。在歼-20进入战场之前,就早早派出无人机勘探战场,站岗放哨。在这里,无人机谈不上僚机,只是战场上的游动哨。歼-20一旦进入空战,无人机除了在一旁继续放哨,帮不上多少忙,有限的速度和机动性更谈不上“挡子弹”。
毕竟兔子是不能指望乌龟帮着挡风遮雨。

无人机要“推泥巴”,重量就小不了,成本就低不了,但现在这样不超过2000公斤的载弹量在高烈度战争里真是不够看

在对地攻击中,无人机可以作为歼-20的打手,但打手要提得动“家伙”,本身就不能太小。攻击-11有两个武器舱,但估计载弹量不会超过X-47B的2000公斤,很可能还不到。作为精确的点攻击够用了,“推泥巴”还是不够。但要达到歼-16那样载弹8吨的“炸弹卡车”的水平,无人机就不可能比歼-16小多少,攻击-11是肯定不行了。然而,这也不是典型设想中如影随形的僚机,还是预警-指挥机与打击机的组合,只是打击机无人化了。

无人机还可以用作电子佯攻,吸引敌人的注意力,但这更不是忠诚僚机的活了。

歼-20双座肯定是考虑到与无人机的搭配作战的,但搭配方式可能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。歼-20双座最大的特色是跳出了骑士决斗式的传统战斗机思维,不以战斗机对战斗机的空战或者对地攻击为重点,而是以体系内的指挥决策为重点。“决策中心战”是美国在几年前就提出的新型作战理念, 但这成了又一次“美国画饼、中国上菜”的情况。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内容页广告位一